|
【研究报告内容摘要】
Table_Summary上周市场回顾上周恒生指数整体下跌0.26%,全周窄幅震荡下跌。分风格和板块来看,恒生中小型股指数表现较好,而恒生公用事业、恒生金融业和恒生综合业小幅下跌,原材料板块反弹幅度较大。
估值方面,上周恒生指数估值小幅上升。截至8月7日,恒生指数整体PE为10.54倍,整体估值处于中性水平,相对估值处于2010年以来63.98%的水平。从行业历史估值来看,整体较上周变化不大,必需性消费业和医疗保健业位于90%以上历史分位点。
资金流向方面,上周港股通资金净流入较前一周显著下降,为74.24亿人民币,自开通以来累计买入成交净额达12,674.79亿人民币。从板块成交看,上周整体行业沽空比例从前一周的15.9%降至13.9%,金融业、电讯业、公共事业和工业高于行业平均水平。
投资者情绪方面,投资者避险情绪维持高位,仍对后市较谨慎。截至8月7日,恒指波动率指数为23.13,较前一周略有所回落,主板沽空比例较前值也有所下降。
策略核心观点中美之间的博弈和摩擦升级逐渐成为近期市场关注的主线。从近期中美之间的“外交战”,到上周美国政府对中国科技企业的打压范围从字节跳动和TikTok扩大到腾讯和微信,都预示了11月美国大选之前的国际政治环境可能更加趋于紧张。
在宏观层面,美国和欧洲PMI开始回归荣枯线以上,非农就业也好于预期,而中国PMI和进出口的超预期增长也显示出国内经济强劲的内生修复能力。市场对于全球经济的复苏回暖和中美货币政策短期维持中性的判断已经形成了充分的共识,然而预期之外未形成共识的宏观驱动因素才是当下最值得关注的议题。虽然宽裕的流动性水平、处于低位的无风险利率和通胀预期抬头总体上提升了全球权益资产的风险偏好和乐观情绪,但是随着外部不确定性不断累积,新兴市场尤其是港股市场中的结构性风险也在积聚,并存在进一步扩散的可能。中国企业在海外特别是在美国的市场空间可能将被进一步压缩和限制,而美国企业也将面对越来越多的由选边站队引发的业绩下滑风险,中美企业层面之间的负反馈效应对市场情绪和预期的影响也在滑向临界点,而近期市场持续对中概股、港股资产采取的回避态度也值得引起充分警惕。
从投资策略角度看,受益于国内“内循环”的原材料、工业制造、建筑、汽车等周期性行业依然具备较好的防守价值,而受益于海外市场且处于估值高位的资讯科技行业可能迎来较大幅度的波动和调整。
风险提示中美摩擦和冲突继续升级;海外及香港疫情持续蔓延。
0693520b-8f56-4b35-9555-0862e8d4abbe.pdf |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快速注册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