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研究报告内容摘要】
造车新势力:新能源赛道后起之秀。截至2Q20,蔚来/小鹏/理想累计交付量为4.6/1.8/1.1万辆,特斯拉超百万辆。从资本运作方面来看,蔚来IPO募资约67亿元人民币,上市前通过5轮融资募集超过220亿元,目前市值243亿美元;小鹏IPO募资约89亿元,上市前通过7轮融资募集超过150亿元,目前市值137亿美元;理想IPO募集约103亿元,上市前通过5轮融资募集约120亿元,目前市值141亿美元。
蔚来:营销投入较大,但有放缓趋势。截至2020年上半年,蔚来总共投入约370亿元,平均单车投入约80万元,其中资本开支约76亿元,研发费用约136亿元,销售行政及一般费用约160亿元。公司早期研发费用占比最大;从18年开始,销售行政费用大幅上升成为最大的投入项;19年在保持研发费用稳步增长的同时,销售费用的增加有所放缓,同时资本开支缩减。公司曾在18年计划未来三年资本开支总计120亿元,继续体验店和充换电设施的建设。
小鹏:推行智能化发展方向,目前进入营销攻坚期。截至2020年上半年,小鹏总共投入约98亿元人民币,平均单车投入约54万元;其中资本开支约34亿元,研发费用约38亿元,销售行政及一般费用约26亿元。18年研发费用和资本开支占投资的比例较大;20年上半年,销售行政费用大幅上升成为最大的投入项。公司资本开支主要用于肇庆工厂的建设,未来的资本开支预计将主要用于设备生产和产品开发。公司在研发方面主要着眼于自动驾驶和辅助驾驶系统,公司员工中43%为研发人员。
理想:资本开支阶段性下滑,未来有望重新扩大。截至2020年一季度,理想总共投入约53亿元人民币,平均单车投入约138万元;其中资本开支约20.5亿元,研发费用约21.5亿元,销售行政及一般费用约11.4亿元。18年公司资本开支占投资的比例较大;从19年开始,研发费用和销售行政费用的投入占比提升,资本开支的比例阶段性下滑。公司预计未来三年资本开支104亿元人民币,用于未来车型制造设施的开发、生产能力的提高以及销售和服务网络的扩张,工厂和销售网点建设两手抓。
三家造车新势力在投入产出上存在差异。蔚来在销售行政方面的资金投入较大,注重客户的服务体验;小鹏在自动驾驶等汽车智能化方向上的投入较多;理想在制造基地的建设和车型的研发投入方面有比较均衡的分配。从产出上来看,蔚来在营收、销量、单车售价等方面处于领先,但亏损额也是三家企业中最高的;理想单车毛利已经转正,有望率先实现盈利。
投资建议:蔚来、理想和小鹏作为国内具有代表性的造车新势力,先后在美国上市,弥补了在资金层面的短板。三家企业在产品定位、战略走向、销售体量等方面存在一定的差异,有望凭借差异化的竞争切入不同细分市场,在新能源浪潮中实现共赢。我们建议从供应链的角度把握造车新势力的投资机会:1)强烈推荐造车新势力电池供应商宁德时代,蔚来ES6、ES8、小鹏P7、理想ONE等多款车型配套宁德时代电池,新势力销量的稳定增长将给宁德带来新的增量;积极关注头部电池企业供应链,强烈推荐当升科技,推荐璞泰来、新宙邦,关注恩捷股份、星源材质。2)强烈推荐造车新势力电控供应商汇川技术,公司为小鹏P7、理想ONE等多款新势力车型配套电控系统,有望受益于明星车型的销量增长。
风险提示:1)政策出台不及预期;2)电动车自燃带来的消费者信任风险;3)经验不足、抗风险能力较弱;4)技术路线快速变化。
e13042bf-a398-43ab-bba6-60da44cd4f9e.pdf |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快速注册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