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资产 生物资产是指与农业生产相关的有生命的(即活的)动物和植物。 生物资产的特征: (一)生物资产是有生命的动物或植物 (二)生物资产与农业生产密切相关 生物资产的分类: (一)消耗性 (二)生产性——未成熟、成熟 (三)公益性 初始计量: 一、外购的生物资产——购买成本及直接相关费用 二、自行繁殖、营造的生物资产 (一)自行繁殖、营造的消耗性生物资产 其成本为必要支出,包括直接材料、直接人工、其他直接费,也包括应分摊的间接费用 林木类消耗性生物资产——郁闭:郁闭度达0.20以上(含0.20)。 郁闭前的相关支出应予资本化,郁闭后的相关支出计入当期费用 (二)自行繁殖、营造的生产性生物资产 其成本按照其达到预定生产经营目的前发生的必要支出确定 (三)自行营造的公益性生物资产 按照郁闭前发生的必要支出确定 天然起源的生物资产——有确凿证据表明能够拥有或者控制时才能予以确认,名义金额为1 元人民币 后续支出 资本化——郁闭或达到预定生产经营目的前的饲养、管护费用,林木类生物资产的补植 费用化——郁闭或达到预定生产经营目的后的维护管护费用等 后续计量 一、采用成本模式计量生物资产 消耗性——成本减累计跌价准备计量 未成熟的生产性——成本减累计减值准备计量 成熟的生产性——成本减累计折旧及累计减值准备计量 公益性——按成本计量 减值测试:企业至少应当于每年年度终了对消耗性生物资产和生产性生物资产进行检查,有确凿证据表明上述生物资产发生减值的,应当计提生物资产跌价准备或减值准备。 判断减值的主要迹象——自然灾害、疫病、消费者偏好改变、经营环境检疫标准变化 减值转回:消耗性可以恢复,生产性不得转回,公益性不计提 二、采用公允价值模式计量生物资产 采用公允价值计量的条件: 1.生物资产有活跃的交易市场 2.能够从交易市场上取得同类或类似生物资产的市场价格及其他相关信息 3.估值方法,有确凿证据表明是可靠的 在公允价值模式下,不计提折旧,不计提跌价准备或减值准备 以资产负债表日的公允价值减去估计销售时所发生费用后的净额计量 生物资产的计量模式一经确定,不得随意变更 收获与处置 一、生物资产的收获 (一)收获农产品成本核算的一般要求 农产品——种植业产品、畜牧养殖业产品、林产品、水产品 在收获时点之后的农产品应当适用《存货准则》,按照成本与可变现净值孰低计量。 借:农产品 贷:消耗性生物资产 生产性,料、工、费等直接费用直接计入相关成本,间接费用先归集期末再分配 成本结转方法——加权平均法、个别计价法、蓄积量比例法(类似于完工百分比法)、轮伐期年限法(类似于直线法)、折耗率法 二、生物资产的处置 (一)生物资产出售 借:银行存款 贷:主营业务收入 借:主营业务成本 贷:生产性生物资产、消耗性生物资产 (二)生物资产盘亏或死亡、毁损 借:待处理财产损溢 生产性生物资产累计折旧 贷:生产性生物资产 借:其他应收款 管理费用 贷:待处理财产损溢 (三)生物资产转换 借:消耗性生物资产 贷:生产性生物资产 借:消耗性生物资产 贷:公益性生物资产 |